我要分享
2022中國(北京)國際預制菜產業博覽會
融合·創新·共贏
國內專業預制菜專業展領導品牌
積聚10余年力量迸發,匠心制作
時間:2022.5.26-28 地點:北京·中國國際展覽中心
組委會:13041102007(微信)歡迎致電咨詢
【展會背景】
預制菜,是指以農、畜、禽、水產品為原料,配以各種輔料,經預加工(如分切、攪拌、腌制、滾揉、成型、調味)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。天貓最近公布的十大新年貨數據中,預制菜的銷量同比去年增長了16倍,受到疫情的影響,一年多前還在消費市場默默無名的預制菜,如今存在感簡直幾何狀倍增。
2020年疫情防控形勢最嚴峻的時候,有超過九成的連鎖餐飲企業開始出售半成品和預包裝食品。根據工商注冊信息顯示:截至2021年4月底,我國在業存續的預制菜相關企業共有7.19萬家。僅2020年就新注冊1.25萬家,同比增長9%。智能化的生產方式,冷鏈物流的完善,都為預制菜延長保質期,擴大配送范圍提供了基礎條件。中央廚房+連鎖零售+網上零售,無疑成了拉動餐飲業的一種新型消費模式。有研究機構做了分析和預測:目前我國的預制菜市場存量約為3000億元。如果按照每年20%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,而在未來5年可以成長為萬億規模的市場,長期超3萬億!
2022中國(北京)國際預制菜產業博覽會為國內首個以“預制菜”為主題的專業展會,將匯聚國內外最全的預制菜產業上下游的優質企業,打造“中國***的預制菜產業一站式展示、交易平臺”!同期舉行“2022中國預制菜大會”,將邀請國內外近10000名預制菜的生產者及餐飲、商超、農貿市場、便利、電商、外賣、一般流通等渠道負責人,共同交流探討預制菜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及方向!
疫情,讓預制菜風口提前到來
關于預制菜,目前業界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劃分,一些定義則較為學術,看上去很難與市面產品掛鉤,我們且根據需加工程度,將預制菜簡略概括為四大類:即食食品、即熱食品、即烹食品、即配食品四類,其中即食食品開封可直接食用,即配食品則需要自行配菜、調味、烹飪。
按這樣的劃分不難看出,目前不管是餐飲門店、商超,還是線上電商平臺,預制菜的身影已經無處不在。
在剛過去不久的雙11,預制菜就已成為各大電商平臺“爆款”。天貓數據顯示,今年雙11期間,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約2倍,躋身天貓新生活研究所發布“10大趨勢單品”,叮咚買菜的快手菜火鍋則創下單日售出20萬鍋的記錄。
回溯到2020年以前,預制菜大多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形,見得最多的也不過是不甚成功的餐飲食品化,為什么好像一夜之間,預制菜就成為了香餑餑呢?
從時間節點來看,最直接的原因便是疫情。
諸多餐企正是從疫情后開始了頻繁的無接觸、線上操作,凈菜、生包外賣一時間成為餐飲主流,海底撈、西貝等實力餐企更是快速反應,產業鏈迅速適配,推出自熱火鍋、快手菜等產品,通過這樣的方式滿足消費者需求,抵消堂食損失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但隨著疫情平緩,即使有零星散發,對餐飲整體影響相對有限的情況下,預制菜仍保持了較強的發展勢頭,并愈演愈烈。
2020年以來,諸多預制菜相關企業獲得融資,投資方不乏諸多大牌,而且金額多在千萬以上,上億的也不在少數。
都知道資本投的是未來,眾多資本攜大額資金涌向預制菜賽道,看重的就不是疫情帶來的有限紅利,而是預制菜更長遠的未來。而這個未來的根本,或許更多的是在于當下都市人生活態度、習慣的改變。
一方面是對健康、養生的需求,讓他們更傾向于在家就餐。
無論是統計數據、市場表現,還是在大家的認知中,90后、00后對健康生活有著更高要求,也就是說,他們對菜品、營養的搭配,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和個性化需求,標準化餐飲正在“限制”他們的發揮。疫情更是加速了這種思想、生活態度的改變,越來越多的消費主力更為關注健康餐品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加上很多餐飲門店重油重鹽,以及對在外就餐的食品安全考量,在家就餐就成了他們更優的選擇。
另一方面是情感需求,讓他們希望自己做飯。
艾媒咨詢《2021中國單身群體調查》數據顯示,2021年二季度,中國單身時長以年為單位的單身人士高達73.01%,其中43.60%單身3年以上。隨著單身人群快速擴大,2021年我國獨居人口也預計將突破9200萬人。
而他們,又與都市人群高度重合,有關統計顯示,預制菜用戶中,有45.7%的用戶分布在一線城市,19.8%的用戶在二線城市,16.4%的用戶分布在三線城市,22-40歲用戶占比高達81.3%。
工作、經濟、社會壓力,內卷的愈加殘酷,都讓他們更注重飲食的品質,也更需要一種儀式告訴自己,在看似冰冷的城市、工作之間,這間不大的房子,哪怕是合租的房間,是“家”。
而顯然,外賣,難以讓“房子”變成“家”,但做飯和做飯的煙火氣可以,將喜歡的食物裝在自己的杯盤碗盞,加上溫馨的燈光,能賦予“房子”以“家”的意義,讓都市人找到歸屬感。
同時,隨著一些已婚青年生育意愿逐漸走低,以及不愿與老人同住的傾向漸多,家庭小型化正成為社會難以扭轉的趨勢,他們也面臨著單身人士同樣的境遇。